公众号
订阅号

您的位置:首页 > 专科团队 > 科普保健

糖尿病人,主食应该怎么吃

  在我们内分泌科,有时候会看到病人来复查时向医生抱怨,明明吃饭已经很少了,有时候甚至都不吃,为什么血糖还是控制不好?了解以后才知道,原来病人是刚发现不久的2型糖尿病。由于血糖值不是很高,医生建议可先采取饮食加运动的治疗方式。于是,我们病友对待吃饭这件事便“严苛”起来:将每天的饭量严格控制减半,对荤菜更是敬而远之。他认为控制糖尿病就应该吃得越少越好,尤其是主食不吃更好。有时每天都饿肚子,精神状态和面色都很差,就诊时发现血糖控制得也不好。

  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指出:

  糖尿病患者应该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要吃主食,但不能过量。

  那什么是主食呢?

  “主食”指的是富含淀粉的谷薯类食物,谷类如大米、小米、玉米、面粉等;薯类如红薯、土豆、山药、芋头等。主食的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经过肠道的消化吸收最终转化为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作为能源供全身使用,是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脑等重要器官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对于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

  健康的饮食方式,倡导营养摄入均衡,进食的食品所含的营养物质要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从三大热量供给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合适比例来看,一般蛋白质占食物的比例在15%~20%,碳水化合物占50%~55%,脂肪占25%~35%。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如果只吃副食不吃主食,不但营养失衡,还可能导致总热量摄入不达标准。

  如果长期少吃主食,会有什么危害?

  1.会影响病情的控制

  有病人问,“我早上不吃饭为什么血糖还高?”这是因为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升糖激素的分泌增加,引起低血糖后的反应性高血糖。这也是为什么不吃饭但血糖仍高的原因。

  2.易引起自身免疫下降

  如果吃进的碳水化合物(主食)过少,能量来源缺乏,身体必然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会产生酮体,易导致酮症酸中毒。体内蛋白质分解,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身体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等。

  3.造成老年痴呆

  吃主食过少的人更易发生低血糖或出现低血糖症状,出现脑功能下降的表现,如果长期如此,脑组织缺乏能量供应,会使脑细胞的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导致老年痴呆。

  4.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还有些糖友虽然减少了主食的摄入,但增加了肉、蛋及油脂等副食的摄入,最终使得总热量明显超标,且会导致血脂升高,损伤血管内皮,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5.易导致情绪异常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有的情绪异常患者,如抑郁、焦虑、失眠等,可能也与长期主食吃太少有关。

  应该怎么吃主食?

  1.主食粗细搭配有讲究

  因为粗杂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 餐后血糖升幅低;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和杂豆类生成血糖的能力更低,因此在定量的基础上,一般建议主食粗细搭配食用。

  2.吃干不喝稀

  这是因为粥的煮制时间较长,淀粉糊化比较充分,容易被消化道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快速升高。同理,市场上售卖的糊化较充分的速溶麦片,也不适合糖友。

  3.吃根茎类食物时应相应减少主食

  有的根茎类食物糖分较高,如土豆、山药,在食用时要相应减少主食。吃100克~120克土豆、红薯、芋头、藕,应减去约25克主食。

  4.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既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适当降低餐后血糖,还有利于控制每餐的进食量,以增加饱腹感。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少吃主食”不是绝对地少,而是要相对地少;“糖友要控制主食量”不是不吃主食,而是应适量地吃。对饮食有着良好的自律性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值得肯定。但不能矫枉过正,不可因“糖”废食,损害健康!同时,不仅是糖友,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合理饮食也是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方式,对身材的保持也是很有帮助哦。(内分泌科 周梦薇)

来源:湘乡市人民医院 2022-04-08 15:42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