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湖南省第二批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204人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医院检验科邱锋、谭金容、王灿文三名同志跟随队伍平安返潭,入住集中医学观察点。
从5月2日抵达上海,这支核酸检测队伍夜以继日,和病毒抢速度,16天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2万管,为上海市疫情防控贡献了湘潭力量,从生物安全到个人防护,从任务分工到完善制度,不断把核酸检测流程规范化、细致化、准确化,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展示了主席家乡医务人员的形象,上海人民以崇高礼遇欢送援沪核酸检测队返程。
援沪日记/邱锋:齐心战“疫”,守“沪”有我
5月18日,是我们湘潭市援沪核酸检测队抗击新冠疫情的第16天,也是我们队伍离沪返湘撤离的日子。16天以来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得防护装备,即使手指起泡破皮、胳膊腰背酸痛、巨大的体能消耗,也毫不懈怠,保证每个动作精准到位以防止交叉污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质量、数量都得到有效提升。截止5月17日8时,湘潭市援沪核酸检测队已完成22万管的检测任务。所有的光鲜成绩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坚守与努力。
一袭白衣,不仅是战袍,更是责任和使命。短暂的抗疫时光,我已经习惯了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相互鼓励、彼此友爱的日子。我非常珍惜这次经历,希望这能激励我不断克服困难,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工作岗位,踏实工作,不断前进。愿疫情早日结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援沪日记/王灿文:“疫”不容辞,“湘沪”守望
这世上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在上海疫情防控最为严峻的时候,刚刚拍完婚纱照的我,收到了组建队伍紧急驰援上海的通知。虽然今年三月刚做完手术,四月又曾前往娄底支援,但我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仍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援沪行动。简单收拾一下行囊,怀着满腔热血,恨不得当晚就立即出发!
2日上午,我们在长沙和来自湖南省内各市州的援沪队伍会和,一支204人的湖南援沪医疗队马不停蹄奔赴前线。3日,总领队任碧琼教授组织进行了防护措施的强化训练和单人考核,培训过关后,我们还参观了实验室,熟悉工作环节,预习流程操作。4日,我们湘潭分队日检测量达到了2.1万管,截止到5月11日,湖南援沪医疗队检测量共计100万余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队员们的不懈努力和挥洒的汗水:脸上被口罩勒出的深深的压痕,长时间穿戴防护服被捂得发白发胖的手因处理大量标本而磨出的水泡……
在这里,有的是孩子的父亲、母亲;有的是父母的儿女;有的是新婚的年轻人……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一刻,我们都是一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穿上这套战甲,就不单只是为个人,更是为集体,为国家!
经中共湖南省卫健委直属机关委员会批准,成立了湖南省第四批援沪医疗队临时党组织。怀揣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片赤诚之心,我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为我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必然成功的!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证明我的决心!
所有的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所有的阴霾之下都隐匿着柳暗花明曦光出现的希望,我相信,我们一起加油,云开疫散就在眼前!
援沪日记/谭金容:奋战在上海的湘医人
一声令下,整装出发!5月2日,医院接到支援上海核酸检测的任务后,立刻选派三名检验工作人员火速驰援,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和邱锋、王灿文同志一同赶赴上海进行支援。
一转眼,来上海已经十天了,我总记得出发的时候,卫健局领导、医院领导、还有科室主任在送我们的路上不断地叮嘱:一定要服从组织安排,注意生物安全防护,确保带着使命去,带着平安回!我们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时刻提醒自己应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决完成党和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这些天,尽管每天不是迎着朝霞下班,就是踏着星光归来,我们队员的手都布满了水泡和老茧,大家全身肌肉酸痛,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谁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都是非常积极主动承担着任务。记得一次,大家在连续上了两个晚班三个夜班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休息日,又临时接到支援附近兄弟战队的任务,大家在只睡了三个小时的情况下依旧冲在了最前面,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检测任务。
5月11日,我们核酸检测队马队长组织大家在下班时间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让大家振聋发聩,记忆深刻,让我们深知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发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相信,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协作下,疫情的阴霾终将离我们而去,我们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贺玉、邱锋、王灿文)